盈科动态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一些知识点
物业服务合同是指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订立的服务合同,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为房屋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和相关场地提供相关区域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的专业化维护、保养、管理和维护,并由业主支付报酬。下面来解释一下: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特点以及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高发的原因!
一、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特点
1.病例数量急剧上升。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扩大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数量急剧增加。
2.诉讼索赔主要是收回物业费。
3.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涉及广泛的群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具有群体性的特点。物业公司为了节省诉讼费用,往往选择分批集体起诉,涉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业主。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同一小区的业主也可能因为共同利益而联合起来。案件的解决会在涉案社区产生示范效应,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4.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很难处理。因为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抵触,大部分都不愿意去法院应诉和领取文件。法院通知当事人出庭或电话领取法律文书无效,但邮寄送达的返还率较高。法院直接送达往往因当事人工作时间不在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身份无法确认,当事人拒绝开门,导致送达效果不佳。
5.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调解撤诉率高。此类案件撤诉率高的原因是部分业主在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意识到自己拒绝缴纳物业费,并及时缴纳了物业费。物业公司撤回诉讼,或经法官调解后,物业公司同意减免部分物业费并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二、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高发的原因
1、业主委员会的作用难以发挥。现实中,物业公司大多由开发商委派,多数业主没有自主选择权,导致业主对物业服务合同的签订和内容一无所知,监督作用无法有效发挥。此外,即使业主自己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由于物业服务合同通常是标准合同,双方平等协商的余地很小,业主对合同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2.物业服务标准不明。这类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金额往往较小,但个别案件中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很大,纠纷集中在物业服务标准上,比如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标准是否合理,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如何解决开发商留下的小区绿化、停车位等问题等。业主与物业公司对服务标准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现行法律法规对物业服务标准的规定较为原则性,导致双方矛盾频发。